为了教还是为了学?

发布时间:2014-07-03    浏览次数:227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为了教还是为了学?        
 
 
  常到学校听课,有两节数学课曾引起我的深思。 
  一节是某小学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,教学内容是《时、分、秒》。按教材要求,本课就是让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、分、秒。老师通过提问、讨论、检测、讲解等多种方法,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及其他教具。从当堂提问和检测的结果看,几乎所有同学都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题,达到了教材规定的要求。下课后,我询问了十几位学生,在上本节课之前,你们认不认识钟表?什么时候学会的?这些学生都说认识,很多学生都说在幼儿园时都学会了,有的学生说爸爸、妈妈教的。我再看看孩子们,不少同学手上或文具盒还带着表。我陷入了沉思:这节课老师教完了教材规定内容,但学生究竟学了什么,提高了多少?在此之前,我听的另一节课却与此迥然不同。这也是一节小学数学课,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二册()《元、角、分》。本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元、角、分。这位执教老师,首先了解了学生对人民币知识掌握情况,当他发现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了元、角、分,并且教材上的元、角、分和当前流通的人民币有很大变化时,就没有按教材的要求上课,而是先让学生观察他们自己搜集的人民币,然后让学生围绕人民币提出许多疑问或问题,接着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。问题是多种多样的,讨论是热烈的:有的学生问人民币为什么有纸币又有硬币?、有的问为什么同样的面值图案不一样?硬币为什么有金黄的有银白的?为什么五角的硬币比壹角的还小?人民币的图案代表什么?还有关于纪念币、盲文、币上文字等许多的问题。面对这些问题,老师通过让学生讨论,解决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问题,有些问题老师说他也不知道。要求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回去,可以查阅资料找答案,也可以问爸爸、妈妈或银行工作人员,也可以自己去猜测,看谁解答得问题多。老师特别表扬了提问题多的同学,说他们动脑筋爱思考,提的问题连老师都答不上来。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,老师改变了教材规定的内容,并且给同学留下许多疑问和问题。 

  以上两节课,前者紧扣教材,完成了教材和大纲规定的任务,关于时、分、秒的内容教完了,学生也学会了,学生没有什么疑问。后者,当老师发现教材内容已经脱离了学生实际时,及时改变了教的内容,提出新的要求,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而课堂上又没有完全解决。两节课的共同点是,按计划应教的知识内容都已经脱离了学生实际,明显落后于学生。其不同点是,前者考虑的是让学生的学为教师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服务,而后者考虑的是让教师、教材为学生发展服务。前者教学重点在于教学结果,是解决问题而止;后者教学重点在于教学过程,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,通过课堂教学引发更多疑问。 

  时代在变化,学生在发展,知识在不断更新,信息渠道在不断拓宽,教材、教师、课堂落后于学生,落后于时代的现象会越来越多,这样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,因此,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,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,要让教师、教材、课堂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,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,而不是让学生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。(作者单位:河南省开封市教委)